他目前在技術方面的工作著重於無處不在的學習,研究“隨時隨地”學習的新模型以及多模式教學的主題。
他目前是位於厄巴納-香檳的伊利諾伊大學的國家專業和研究倫理中心的教育總監。
他的最新著作是《表演與行動:維特根斯坦作為教育哲學家》,與邁克爾·彼得斯和保羅·斯邁耶斯(2010,範式出版社)合著,《女權主義與教育研究》,與溫迪·科利(Wendy Kohli)(2012,羅曼和利特菲爾德)合著。他與Paul Smeyers,David Bridges和Morwenna Griffiths共同編輯了《國際教育研究解釋手冊》(Springer,2015年)。
博士學位:美國史坦福大學,1983年
刊物
Nicholas C. Burbules,“社交媒體在教育中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方式”。教育理論卷 66 No.4(2016):551-565。
Nicholas C. Burbules,“神經科學研究計劃的一些問題。” Clarence Joldersma編輯,《神經科學與教育:哲學評估》(紐約:Routledge,2016年),第194-207頁。
Nicholas C. Burbules,“引文功能的變化:從知識網絡到學術現金價值。” Paedagogica Historica Vol。51,No. 6(2015):716-726.Nicholas C. Burbules,“編輯的哲學思考”。教育理論卷 64 No.4(2014):317-331。
Paul Smeyers和Nicholas C. Burbules,“如何提高影響因子:對學術質量的量化提出質疑。” 教育哲學雜誌,第一卷。45 No.1(20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