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2020/11/08
藝術文化

眾人的藝術中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座落於高雄市鳳山區,相鄰衛武營都會公園,基地總面積9.9公頃,其中建物面積共有3.3公頃。音波式的流線外型與白色波浪的自由曲線,以流暢的弧度滑入地面,與周遭環境巧妙結合。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韾・侯班以衛武營的老榕樹群為靈感設計,樹齡過百的榕樹群,盤根錯節、枝枒糾結,虛實互應的景象,開啟了建築師賦予衛武營具穿透感與呼吸節奏的想像,整棟建築物讓民眾能四面八方、毫無阻礙的走進場館,而由廳院屋頂延伸的通透空間,則是向眾人24 小時開放的榕樹廣場,民眾能夠自由穿梭其中、自在地活動與休憩。一座無圍欄的藝術中心,不僅有助於氣流流動,也創造了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的空間感。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2018年10月13日啟用開幕,積極發展南臺灣的表演藝術環境,成為接軌國際的重要藝術基地。   

:主要內容區塊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

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 周書毅 ©林峻永 

「國家級場館需要與在地城市的連結,國際級製作需要包含在地城市的底蘊,『駐地』一詞更是一種承諾,藝術家將深入在地,創造藝術與生活、劇場與社會之間,更密不可分的連結」。──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 

 

創作來自於生活

未來的劇場和藝術將為人類社會創造更多希望和公共的價值

我們相信藝術生產、製作與觀眾的關係,是從生活的本質出發,創作者、劇場和觀眾是夥伴也是長期的陪伴。

衛武營邀請未來的劇場藝術家駐留高雄,從藝術創作的本質出發,加上接地氣的生活經驗,思考人類與環境永續共生的方法學,豐厚未來劇場表演藝術的張力。在裡外通透的衛武營,藝術家與場館製作團隊持續且開放的對話、觀察、實地走訪城市的角落,共同活絡策畫藝術活動的視野,帶著改變的勇氣,去媒合、連結,邀起民眾一起捲起袖子,促動未來城市與民眾生活的共好發展。

駐地藝術家  

【2020-2022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周書毅】    
上傳圖片    

受邀衛武營邀請的藝術家周書毅 , 將為高雄帶來表演藝術創造力之外 , 更與衛武營一起談論在地的藝文發展 , 創造嶄新的推廣可能 , 除了帶入連結之外 , 更要找尋深耕創作的未來.

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周書毅在過往的藝術作品及行動裡,強烈表現他在藝術公共性上的著墨,以及能夠善用跨界力量的特性,我很榮幸能夠邀請書毅成為首位衛武營駐地藝術家,相信藉由他的觀察與創作,將會更彰顯出衛武營在藝術開放及文化平權兩方面的重要意義。」

 

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 周書毅 ©林峻永 

「國家級場館需要與在地城市的連結,國際級製作需要包含在地城市的底蘊,『駐地』一詞更是一種承諾,藝術家將深入在地,創造藝術與生活、劇場與社會之間,更密不可分的連結」。──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 

 

創作來自於生活

未來的劇場和藝術將為人類社會創造更多希望和公共的價值

我們相信藝術生產、製作與觀眾的關係,是從生活的本質出發,創作者、劇場和觀眾是夥伴也是長期的陪伴。

衛武營邀請未來的劇場藝術家駐留高雄,從藝術創作的本質出發,加上接地氣的生活經驗,思考人類與環境永續共生的方法學,豐厚未來劇場表演藝術的張力。在裡外通透的衛武營,藝術家與場館製作團隊持續且開放的對話、觀察、實地走訪城市的角落,共同活絡策畫藝術活動的視野,帶著改變的勇氣,去媒合、連結,邀起民眾一起捲起袖子,促動未來城市與民眾生活的共好發展。

 

駐地藝術家  

【2020-2022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周書毅】    
上傳圖片    

受邀衛武營邀請的藝術家周書毅 , 將為高雄帶來表演藝術創造力之外 , 更與衛武營一起談論在地的藝文發展 , 創造嶄新的推廣可能 , 除了帶入連結之外 , 更要找尋深耕創作的未來.

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周書毅在過往的藝術作品及行動裡,強烈表現他在藝術公共性上的著墨,以及能夠善用跨界力量的特性,我很榮幸能夠邀請書毅成為首位衛武營駐地藝術家,相信藉由他的觀察與創作,將會更彰顯出衛武營在藝術開放及文化平權兩方面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