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以來,不斷有天文觀測事實與已有理論預測不符,其中最著名的是星係自轉曲線並沒有按照理論預期的衰減。 為此,物理學家提出了暗物質的概念來解釋這一現象。 但同時,也有人堅持是已知動力學在星系尺度上不適用,這種理論被稱為修改的牛頓動力學(MOND)。 近日,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裡,國際研究團隊分析了153個盤星系的旋轉曲線。 他們分析星系的外場效應(external field effect,EFE)——星系內部運動不僅取決於星系內部,還取決於外部的引力,這種效應只有MOND理論可以解釋。 觀測結果顯示,在強外場作用下的星系旋轉曲線下降得比弱外場中得星係要快,結果只能被MOND理論解釋,與流行的暗物質理論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