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WiFi6、NB-IoT 等新一代數據傳輸技術有助物聯網在更多場景落地

2021/01/22
5G

5G 憑藉 eMBB(增強移動寬帶)、uRLLC(高可靠低時延連接)、mMTC(海量 物聯)等關鍵技術,其商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R15 作為第一階段 5G 的標準版本, 僅支持 eMBB。  R15 Early Drop 支持5G NSA(非獨立組網)模式,已在2018H1 凍結;Main Drop 支持5G SA(獨立組網)模式,已在2018H2 凍結;Late Drop 包含了考慮部分運營商升級5G 需要的系統架構 選項,已在2019H1 凍結。  2019 年6 月,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了5G 商用牌照,為5G 的商業落地,中國成為美國、英國、韓國、瑞士之後,第五 個發放5G 牌照的國家。 繼 R15 標準之後,R16 標準將支持 eMBB、 uRLLC、mMTC 全部技術,受疫情影響 R16 將推遲至 2020 年 6 月完成凍結。  5G 的大幕已經拉開,據信通院及愛立信預測,2025 年全球 5G 用戶數將達到 26.1 億人,5G 流量將占到移動數據流量的 45%。

     WiFi6 峰值速率不斷提升,網絡擁堵問題進一步解決,且能夠與 5G 實現很好的 場景配合。 由於 WiFi6 採用 OFDMA、MU-MIMO 技術,峰值速率提升,同時解 決了網絡擁堵的問題。  WiFi6 速度快、提升了終端續航時間、降低了延遲,能更 好的滿足客戶需求。 此外,WiFi6 與 5G 配合將會實現全場景的覆蓋,網絡速率、 節能敁率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隨著物聯技術丌斷的普及、應用,WiFi6 市場有望 得到快速持續增長。 據 IDC 數據顯示,我國的 WiFi 6 市場規模有望由 2019 年的 470 萬美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2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