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 跨足服務科學

創新
校園動態》清大 跨足服務科學

【經濟日報/陳珮馨】 2007.01.14 04:51 am


隨著服務業蓬勃發展,如何結合服務與科學、管理學、工程學的討論,也逐日發燒,「服務科學(Services Sciences,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SSME)」新名詞就此誕生,國內商管學院也不落於後,清大科技管理學院積極投入,籌備成立服務科學研究所。

2000年起,全球踏入知識經濟時代,服務業比重更逐年提升,服務產業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在先進國家約達70%,美國更是超過75%。台灣也在製造業出走、服務業取而代之的趨勢下,服務業產值高占GDP的73%。

「服務」成為一股擋不住的趨勢,不但造成產業革命,也逐步翻轉商管學院的治學理念,跨領域的服務科學就是一例。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總裁葉天正表示,傳統的學科分類,並未針對服務業需求,提供專業訓練,造成理論和實務的極大落差。

致力跨領域的服務科學,就是希望整合科學、管理學、工程學,針對服務產業進行通盤研究。葉天正表示,傳統談的工廠管理、資訊管理等,都無法符合服務業情境,因為服務業面對的是「人」,如何統合為一套完整系統,就是新挑戰。

資訊科技和工程學,已成服務業的重要支柱。例如花旗銀行透過科學方法研發金融商品,醫療產業也要靠資訊系統支撐,尤其服務業的最大困難,在於每一位消費者心思意念不同,要明確掌握,必須重用資訊科技。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所長龔仁文表示,台灣擁有高科技的形象,若能將服務業和高科技結合,更能將台灣產業行銷國際,服務科學本身也能大量應用於醫療業、旅遊業等,發展空間極大。

不過,如何將服務科學的概念落實到學校,仍然有一段路要走。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史欽泰表示,若要推動服務科學,首先必須建立一套產學機制。

尤其,多數學科80%能在教室完成,但是服務科學除了概念傳授,更要透過實踐才能學習,加上跨領域的特質,如何結合不同專業、建立產學平台成為關鍵。國內第一位開設服務科學課程的學者、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主任范守慈,為了增加研究生的實務理解,安排大量的互動討論、案例實作等。

清大科技管理學院也決定踏出第一步。去年12月,清大與台灣IBM宣布產學合作,IBM獎助清大進行服務科學研究和教學,今年先成立服務科學學程,預計明年成立台灣第一所服務科學研究所。

主動提供贊助的IBM,本身就是服務科學的典範,台灣IBM總公司總經理童至祥表示,1992年時IBM透過服務獲得的營收只占25%,今天高達52.9%的營收源於服務。

為此,IBM積極搭起產學橋樑,從2004年起推動服務科學,2005年成立策略小組,積極與全球各大院校合作,過去三年多來對於服務科學的贊助增加30%,成為重要的幕後推手。

【2007/01/14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