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產學研合一,「捐贈講座教授」是解方?

日期:2022/11/02   IAE 報導

 

日本有28位諾貝爾獎得主,為何台灣至今只一位?

促進產學合一,「捐贈講座教授」是解方?

可見,研究是需要產業的大力支持。捐贈講座教授(endowed chair professor)這個制度或許是值得探討的解方。

「捐贈講座」能吸引優秀學者無慮的專心研究,翁啟惠在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院(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講座基金、研究經費、研究人力,是他能安心、有勇氣去做一些困難且有挑戰性的工作的重要因素。

企業的捐贈獎座制度在台灣的發展,或許是有利台灣留才、攬才、吸引台灣學者願意返台的重要誘因,台灣政府也可思考如何鼓勵企業提供經費,並突破現有法規,建立起完善制度。

借鏡日本,日本在諾貝爾獎的成就,產業支持亦佔了重要的因素。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有不少從事的是產業應用級的研究,像是發明藍光的諾貝爾物理獎的中村修二。台灣產業結構與日本相似,台灣的中小企業有許多獲得國際認可的技術實力,大企業也應更積極投入新趨勢關鍵發展的應用研究,都能創造更好的研究環境。

台灣的產業不應在研究投入上缺席,惟有產業願意投入更多經費,有足夠的資金與完善研究環境與制度,才能徹底解決台灣人才培育問題、帶動產業與國家經濟發展,也才有下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