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30 IAE

林麗瓊教授為U.N聯合國(W.U.U.) IAE國際學士院 2022年「材料奈米科學與光電能源卓越人物」|| 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博士‧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臺大新穎材料原子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臺大物理系合聘教授‧.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中研院院士
專長:凝態物理、材料科學、奈米科學、光電與能源
台灣大學 物理學士(1981)、物理系專任助教(1981-1983)
美國哈佛大學 應用物理碩士、博士(1989)
美國奇異電氣公司(GE) 研發中心 材料科學家(1989-1994)
台灣大學 凝態科學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1994-2000)、研究員(2000-今)、特聘研究員(2007-今)、主任(2012-2018)
台灣大學 新穎材料原子級科學研究中心 主任(2018-今)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 理事(2003-2005)、副理事長(2006-2007)、常務理事(2006-2009)
Critical Reviews in Solid State and Mater. Sci., Taylor and Francis 編輯顧問(2004-今)
Journal of Vac. Sci. and Tech. B, American Vacuum Society 副編輯(2004-2006)
國科會(科技部) 物理學門凝態組 審議委員(2007-2009)、諮議委員(2010-2012)
教育部 科學教育指導(諮詢)委員會 委員(2007-今)
美國材料學會秋季年會 大會主席(2009)
台灣鍍膜科技協會 理事(2010-今)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er 叢書編輯(2015-今)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監事(2015-2018)、董事(2018-今)
美國材料學會(MRS) 董事會 董事(2017.01-2019.12)
國際物理與應用物理聯盟(IUPAP) 凝態結構與動力委員會 委員(2018.01-今)
研究領域多在半導體、光電與能源材料,利用先進薄膜技術來合成新穎材料,探討其成長機制、微結構與各種物理化學性質的關係,以開發其應用潛能,擅長於低維度結構特別是奈米線、奈米尖錐、奈米碳管、石墨烯與二維層狀材料等等。以節能光電與永續能源領域之基礎與應用研究為重點,如奈米光導元件、燃料電池、太陽能燃料(二氧化碳還原或人工光合作用)、太陽能電池等等,特別聚焦於碳基奈米材料與基於物產資源豐富元素之新穎材料,著重綠色及環保原則,設計暨合成高功能複合式低維結構,使其在催化、光電與量子等基本效應上展現新奇特性並利於永續應用。
中央研究院第33屆數理科學組院士(2022)
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有庠科技講座_奈米科技類」(2020)
教育部學術獎 (2018)
台灣真空學會會士 (2018)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2017)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2015)
阿查亞維諾瓦國際材料科學與技術獎, 印度 (2013)
侯金堆傑出榮譽獎_材料組 (2012)
台大特聘研究員 (校級, 2011- present)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 (2010-2015)
國科會傑出獎 (2010-2013)
美國材料學會會士, 美國 (2010)
國際花喇子模獎, 伊朗 (2009)
國際發明家協會女士獎 (2009)
國科會傑出學者研究計畫 (2008-2011)
英國皇家工程學院傑出訪問學者, 英國 (2008)
台大特聘研究員 (院級, 2007-2011)
瑞典林雪平大學榮譽博士, 瑞典 (2007)
國科會傑出獎 (2007)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會士 (2006)
台大研究成就獎 (2004)
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2000)
Renhold Rudenberg Memorial Prize for Graduate Student, Harvard, USA (1989)
IBM Predoctoral Fellowship, USA (1986-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