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友志 博士為 GCWPA & IAE 「全球氫能源專家暨論壇主持人」- 2010年加中低碳國際發展獎得主,被譽為「氫能低碳先鋒」

全球之星

日期:2024/12/02   IA

湯友志 博士為 GCWPA & IAE “全球氫能源專家暨論壇主持人”- 2010年加中低碳國際發展獎得主,被譽為「氫能 低碳先鋒

被譽為「低碳先鋒」的湯友志博士,是一名戰略科學家,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深刻和全面認識和多年實踐經驗,擅長於綜合性大型科研和工程項目的組織和資源的整合,將成熟的先進技術與亞洲大國的綠能和需求結合。他是2010年加中低碳國際發展獎得主,並得到加拿大總理的親自祝賀。 2016年湯博士被香港衛視選為全球華人影響力人物,並獲得了世界環保技術功勳獎。

湯友志 博士加中科技聯盟共同主席、加拿大綠色生活基金會主席,湯友志是享譽中、加、美三國赫赫有名的「低碳先鋒」。從他的中國出生地到他的事業發達地加拿大,他為大氣污染治理和新能源事業奔波了整整25年。

1959年,湯友誌出生在中國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父親是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的著名教授,母親在學校圖書館擔任研究員。 「那時我們好像沒有很遠大的理想。」湯友志回憶往事口氣相當的平淡。 「我在農村插隊時,因為讀書可以打發時間,就找來一些舊的課本自學中學課程,包括學習外語,那時完全沒想過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在自己的手上。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湯友志第一次嚐到了顛覆命運的價值。那年他憑著多年自學的知識,在廣東百萬高考大軍中成功突圍進入高校學習,四年的本科學習專業累績,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廣東省環保局工作。

湯友志1982年到加拿大留學,1987年獲得達爾豪斯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後在加拿大環境部任職博士後研究員。湯博士長期擔任國際性環保專業組織的領導人,並先後擔任過多家公司的科學研究和高階行政管理職務。豐富的工作經驗使他在作為學者的同時,掌握了北美主流社會的高級行政管理經驗,並在高端的工、商、學領域建立了廣泛的人脈。更重要的是,他對前沿技術領域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刻認識與實戰經驗,使他成為多個國際合作項目重要的背後推手,也是最能影響加拿大政府在專業領域方面決策的華人之一。

IAE美國國際學士院亞洲總部校長陳俊吉院士氫能源低碳先鋒」湯友志 博士 全球永續綠色環境交流(2023年5月)

1987年秋,湯友志以優異成績取得博士學位,隨後轉入加拿大環境部擔任博士後。 1989年後,他先後在加拿大ConcordEnvironmental,BovarEnvironmentalConorPacific等環境公司擔任項目科學家、高級科學家兼研究組負責人、部門主管等職務。 1999年至2001年,他受聘於加拿大SNC蘭萬靈集團公司(SNC-Lavalin)工作,最後職務是多倫多的空氣品質首席科學家。

2007年4月應該是湯友志人生最徹底的顛覆。這一年他成為加拿大清潔技術風險投資基金(CanadianCleanTechFund)合夥人之一,這個顛覆的意義不在於他從一名科學家變為老闆,也不在於他陸續成為加拿大和中國近十家清潔技術和相關投資公司的董事長、董事、股東和顧問。顛覆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在東西方之間,架設起一座低碳橋。這座「橋」令到加中兩國的各級政府和企業家,在開拓低碳經濟技術方面找到最具效益和發展前途的合作點。這個前景將可以讓我們親睹:世界因他們而不同。

湯友志博士依靠他廣泛的國際資源、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優勢以及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産業化的豐富實踐經驗,對中國環保産業及中加合作項目做出了積極貢獻。

環保是世界上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事業,對全球而言,環保更是一項持續的艱鉅的工程。環境是亞洲各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天色更藍,讓空氣更清新,讓全球公民乃至世界人民都生活在一個健康美好的環境裏,是湯友志博士一直以來的理想和追求。湯友志博士努力把先進科技帶到亞洲,為的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奔波,其永續綠色環境不斷落實與實現。

 

Original Article

The evolution of climate scie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You-Zhi Tang1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the climate science, including its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expected. Hav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dedicated to studying the climate system, including its components, processes, and interactions, climate science is relatively a new field of science but with its foundational concepts laid in the 19th century. Its development into a distinct and mature field took place primarily in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human impacts on the climate. It encompasses the examination of long-term patterns and changes in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othe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Earth's climate. This field of science integrates knowledge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meteorology, oceanography, geology,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mate system and its impacts. It aims to improve our comprehension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and enhanc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Today, climate science is a vital area of research, evolving from rudimentary observations to empirical extrapolations or speculative predictions, further to a sophisticated understanding of Earth's climate systems. It enables informing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for managing and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With ongoing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methodology, particularly in achievem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imate science is poised to continue its critical role in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As we move forward,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mproved observational capabilities,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more powerful mitigation measures will be essential in guiding global efforts to mitigate and adapt to the impacts of a changing climate.      

Key words:  climate science; history; status; future trend; global warming; climate change and crisis

氣候科學的演變:過去、現在與未來 (2024)

湯友志

本文回顧了氣候科學的演變,包括其歷史、現狀和預期的發展趨勢。氣候科學具有跨學科性質,致力於研究氣候系統,包括其組成部分、過程和相互作用,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科學領域,但其基本概念是在 19 世紀奠定的。它發展成為一個獨特而成熟的領域主要發生在 20 世紀,特別是隨著人們日益認識到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它包括檢查溫度、降水和其他大氣條件的長期模式和變化,以了解和預測地球氣候的行為。該科學領域整合了各個學科的知識,包括但不限於氣象學、海洋學、地質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環境科學,以提供對氣候系統及其影響的全面了解。它旨在提高我們對氣候變異和變遷的理解,並增強預測能力。如今,氣候科學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從基本觀測發展到經驗推論或推測預測,進一步發展到對地球氣候系統的複雜理解。它能夠為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管理和減輕氣候變遷影響的政策和策略提供資訊。隨著技術和方法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人工智慧方面的成就,氣候科學將繼續在應對氣候變遷挑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隨著我們的前進,跨學科合作、提高觀測能力、更準確的預測、有效的溝通和更強有力的緩解措施對於指導全球減輕和適應氣候變遷影響的努力至關重要。

關鍵字:氣候科學;歷史;地位;未來趨勢;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