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首次發現超導現象100多年後,人類首次見證了室溫超導的誕生。 2020年10月15日,《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內華達大學等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完成的室溫超導實驗結果。 研究通過光化學合成,在超導材料硫化氫體系中摻雜碳元素,實現了在287.7K(約15℃)下的超導。 這代表人類向長久以來的目標——創造沒有電阻的高效電力系統——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次的實驗條件仍然苛刻,必須給超導體施加267 Gpa的高壓(相當於200多萬倍標準大氣壓)才能實現室溫超導。 儘管其距離實際應用還有遙遠的距離,但已經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物理學家追尋了一個世紀的能源效率“聖杯”曙光初現。 環球科學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