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風範》堅毅不懈的創業家精神
【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6.11.09 02:52 am
身為第一代企業家,洪建全的創業及經營過程,處處可看到勇於冒險、闖盪,樂於接受新事物,以及不服輸、堅毅不拔等創業家精神。
成功要素 想觀聽說做
他的觀念裡,競爭是正常的現象,有競爭才有發展,遇到困難,絕不能喪失鬥志。
他曾對國際牌經銷商說:「成功之道,就是腦筋要不斷地想,想出好的創意;眼睛要不停地看,觀察顧客;耳朵要仔細地聽,聽出他的心聲;嘴巴要耐心地說服;雙手要努力去做;兩腳要勤快地跑;以上各方面相互關連,只要互為運用,一定可以成功。」
洪建全一生中生過三次大病。最嚴重的是民國70年在日本東京帝國飯店房間內中風。
洪敏弘見識到父親在復健過程中,由握橡皮球、學步、走路,最後竟然恢復到還能打高爾夫球。
復健成功後,有一次,洪建全與大兒子敏弘到大屯高爾夫球場打球。洪建全是這個球場的發起人之一,也是常務董事,但當時桿弟不認識他,就對兩人說:「怎麼那麼巧,兩位都姓洪?」沒想到洪建全竟開起玩笑,指著洪敏弘說:「我們是兄弟,他是哥哥!」
當時洪建全告訴家人,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健康管理」。
晚年,他果然非常有耐心及毅力地詳細登錄自己的身體狀況,從醫院拿回來的檢查單資料,也會登記到總表格裡,完全不假手他人,讓醫生一看就知道他的身體現況與一周前、甚至更久前有何不同。
管理健康 才能管理企業
簡靜惠形容,她的公公是用企業管理的方法管理自己的健康,表現在健康管理的決心與毅力,與企業經營一樣,值得佩服及效法。
洪家後來送給醫治洪建全的醫生匾額,上頭寫著「醫術超群,創造奇蹟」。醫師卻說:「你們的爸爸才是創造奇蹟的人,他那麼樂觀、有勇氣,而且意志堅強。」
洪建全也把堅毅勤奮的性格,用在終身學習上。
洪建全生前的重要幹部林哲生,曾負責編輯「玉山通訊」。這是國際電化主動策劃編製的日文出版品,每月出刊一次,每期只出20本,主要內容是台灣電器市場相關資訊及公司營運報表等,寄給日本松下貿易公司,以及與國際電化有生意往來的日本松下各事業部部長,幫助他們了解台灣。
洪建全雖然事業忙碌,應酬很多,但再忙再累,他一定親筆寫「玉山通訊」的稿子。讓林哲生深感驚訝的是,洪建全的文筆非常好,文體類似記者筆觸,用精簡日文寫出來的文章,絕不比大學生差。
原來洪建全幾乎每天看日本報紙,最常看的是「讀賣新聞」及「電波新聞」,前者有助他了解日本的政經社會情勢,後者則是家電專業媒體。自修加上每天看日文報章雜誌,讓他的日文功力無形中增長不少。
成長於日據時代的洪建全,雖然只有小學畢業,英文卻不賴。
時刻進修 好學不倦
民國69年,洪建全赴美領取聖若望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住進旅館房間才發現冷氣故障了,陪同前往的大女兒洪美惠正躊躇著該如何做時,洪建全竟然就自己打電話,用英文不慌不忙地和旅館人員溝通,令她目瞪口呆。
洪美惠吃驚之餘,對父親的好學不倦、自我進修能力感到萬分欽佩。她曾看到父親使用筆記本隨時學英文,也把一本萬用英文的名詞,偷偷背了下來。這些自學的英文,在他出國時總可以派上用場。
(本文摘自國際電化商品出版《大家的國際牌———洪建全的事業志業》)
【2006/11/09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