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田敏雄博士(日本)為U.N聯合國(W.U.U.) IAE國際學士院 2022年「螢光顯微鏡、雷射顯微鏡進行分子計測標竿人物」||大阪大學工學博士‧大阪大學榮譽教授‧IEEE院士‧IBM Fellow‧日本學士院院士

全球之星

日期:2022/10/31   IA

柳田敏雄博士為U.N聯合國(W.U.U.) IAE國際學士院 2022年「螢光顯微鏡、雷射顯微鏡進行分子計測標竿人物」||大阪大學工學博士‧大阪大學榮譽教授‧IEEE院士‧IBM Fellow‧日本學士院院士

1946年,柳田敏雄誕生於日本兵庫縣,大阪大學基礎工學部畢業,大阪大學工學博士。

柳田敏雄:大阪大學榮譽教授兼名譽教授、大阪大學研究生院生命機能研究科及信息科學研究科特任教授、信息通信研究機構(NICT)腦信息通信融合研究中心主任、NEC Brain Inspired Computing Research Alliance Laboratoris所長,專業爲生物物理學。成功地在單分子水平上觀察到了蛋白質在溶液中的運動,這在以前是無法實現的。

柳田敏雄(日語:柳田 敏雄/やなぎだ としお Yanagida Toshio ),日本生物物理學家,以螢光顯微鏡、雷射顯微鏡進行分子計測的先驅者。大阪大學特聘教授、名譽教授,理化學研究所生命系統研究中心首長、腦信息通信研究中心首長。文化功勞者。

自 1984 年在肌球蛋白存在下直接觀察單個 F-肌動蛋白絲的運動以來,一直引領單分子檢測技術的發展,以研究分子馬達、酶反應、蛋白質動力學和細胞信號傳導。  他的單分子實驗旨在研究熱波動(噪聲)如何在生物分子機器的獨特操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從而實現靈活和自適應的生物系統,包括肌肉和大腦。 Yanagida has been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s to study molecular motors, enzyme reactions, protein dynamics, and cell signaling since he succeeded in the direct observation of motion of single F-actin fila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myosin in 1984.His single molecule experiment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rmal fluctuations (noise)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unique opera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ar machines allowing for flexible and adaptive biological systems including muscle and brain.

在大阪大學,柳田被寄予「打破阪大畢業生(大學部)諾貝爾獎得主零人紀錄」的厚望,但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超解像度螢光顯微鏡」研究,身為同領域(分子計策)權威的柳田因此自評「很難獲獎」。大阪大學校友涵蓋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克拉福德獎得主,亦獲得若干蓋爾德納國際獎、日本國際獎、與查理斯·斯塔克·德雷珀獎

語錄:「悠哉悠哉的人 才能把事做好」

1989年 大阪科學獎[4]

1994年 內藤記念科學振興獎

1998年 日本學士院獎恩賜獎(日本科學院帝國獎)

1999年 朝日獎

2010年 The US Genomic Award for Outstanding Investigator in the Field of Single

Molecul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2011 年美國單分子領域傑出研究人員基因組獎

2013年10月 日本政府選為文化功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