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預防自殺日 通過行動創造希望

日期:2023/09/11   IA

2023年世界預防自殺日

據估計,目前全球每年有超過 70 萬人自殺。 每一次自殺都會深刻地影響更多的人。 預防自殺是公共衛生的首要任務,需要採取緊急行動。 9 月 10 日,“通過行動創造希望”是世界預防自殺日(2021-2023 年)三年一次的主題。 除了自殺還有一種選擇。 通過我們大大小小的行動,我們可以激發希望並加強預防。 #世界預防自殺日

我們可以向有自殺念頭的人發出信號,表明他們還有希望,我們關心並希望支持他們。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健康

心理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它是我們個人和集體健康和福祉的固有組成部分。 正如這份《世界精神衛生報告》所示,為了實現世界衛生組織《2013-2030年綜合精神衛生行動計劃》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確定的全球目標,我們需要轉變我們的態度、行動和方法,以促進和保護精神衛生。心理健康,並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和照顧。 我們可以而且應該通過改變影響我們心理健康的環境並發展能夠實現心理健康全民健康覆蓋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來做到這一點。 作為這些努力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加強合作行動,將心理健康納入初級衛生保健。 通過這樣做,我們將減少痛苦、維護人民的尊嚴並促進社區和社會的發展。 我們的願景是建立一個重視、促進和保護心理健康的世界; 預防精神健康問題; 任何人都可以行使其人權並獲得負擔得起的優質精神衛生保健; 每個人都可以充分參與社會,不受恥辱和歧視。

自殺:每 40 秒就有一人死亡

一些國家在預防自殺活動方面取得了進展,但仍需進一步努力

世界衛生組織在 9 月 10 日世界預防自殺日之前表示,自世衛組織第一份全球自殺報告發布以來的五年裡,制定國家自殺預防戰略的國家數量有所增加。 但制定戰略的國家總數僅為 38 個,仍然太少,各國政府需要致力於製定這些戰略。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表示:“儘管取得了進展,但每 40 秒仍有一人死於自殺。” “每一次死亡對於家人、朋友和同事來說都是一場悲劇。 然而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我們呼籲所有國家以可持續的方式將行之有效的自殺預防策略納入國家健康和教育計劃。”

高收入國家自殺率最高; 年輕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2016 年全球年齡標準化自殺率[1] 為每10 萬人中有10.5 人自殺。然而,各國之間的自殺率差異很大,從每10 萬人中有5 人自殺死亡,到每10 萬人中有30 人以上自殺死亡。而79%世界自殺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的自殺率最高,為每10 萬人11.5 人。高收入國家死於自殺的男性人數幾乎是女性的三倍,而低收入國家則相反。以及中等收入國家,其比率更為平等。

自殺是 15-29 歲年輕人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道路傷害。 在 15-19 歲青少年中,自殺是女孩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孕產婦疾病),也是男孩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僅次於道路傷害和人際暴力)。

最常見的自殺方式是自縊、農藥自投毒和槍支自殺。 在減少自殺方面取得成功的關鍵幹預措施是限制獲取手段; 教育媒體負責任地報導自殺; 在年輕人中實施培養生活技能的方案,使他們能夠應對生活壓力; 及早識別、管理和跟蹤有自殺風險的人。

農藥監管:一種未得到充分利用但非常有效的策略

最有可能降低自殺人數的幹預措施是限制使用用於自毒的殺蟲劑。 許多農藥的高毒性意味著此類自殺企圖常常導致死亡,特別是在沒有解毒劑或附近沒有醫療設施的情況下。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今天發布的出版物《預防自殺:農藥登記機構和監管機構的資源》中所指出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證據表明,禁止使用高危險農藥的法規可以降低國家自殺率。 研究最充分的國家是斯裡蘭卡,該國的一系列禁令使 1995 年至 2015 年間自殺率下降了 70%,估計挽救了 93 000 條生命。在韓國,除草劑百草枯佔農藥的大部分2000 年代的自殺死亡人數——2011 年至2012 年禁止使用百草枯後,2011 年至2013 年期間因農藥中毒導致的自殺死亡人數減少了一半。

數據質量有待提高

國家層面及時登記和定期監測自殺情況是有效的國家自殺預防戰略的基礎。 然而,2016 年估算的 183 個世衛組織會員國中,只有 80 個擁有高質量的生命登記數據。 大多數沒有此類數據的國家都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更好的監測將有助於製定更有效的自殺預防策略,並更準確地報告全球目標的進展情況。

每年有超過 70 萬人死於自殺。 對於每一次自殺,可能有超過 20 次自殺企圖。

自殺貫穿一生。 它是 2019 年全球 15-29 歲人群的第四大死因。

自殺發生在世界所有地區。 事實上,全球 77% 的自殺事件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雖然自殺與精神障礙(特別是抑鬱症和酗酒障礙)以及先前的自殺企圖之間的聯繫已明確,特別是在高收入環境中,但許多自殺都是在危機時刻衝動發生的。 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失落、孤獨、歧視、關係破裂、財務問題、慢性疼痛和疾病、暴力、虐待、衝突或其他人道主義緊急情況。

自殺和自殺未遂會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家人、朋友、同事、社區和社會。

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在個人、社區和國家層面上可以採取很多措施來預防自殺。

自殺:全球事實和數據

2019年全球自殺報告   LIVE LIFE:各國預防自殺實施指南

百分之一的死亡是自殺

世衛組織指導幫助世界實現到2030年將自殺率降低1/3的目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今天在《2019 年全球自殺率》中發表的最新估計,自殺仍然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每年,死於自殺的人數比死於愛滋病毒、瘧疾、乳腺癌、戰爭和兇殺的人數還要多。 2019年,超過70萬人死於自殺:每100人死亡中就有一人,促使世衛組織製定新指南,幫助各國改善自殺預防和護理。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表示:“我們不能也絕不能忽視自殺。” “每一個都是一場悲劇。 在與 COVID-19 大流行共存數月之後,現在我們對自殺預防的關注變得更加重要,許多自殺的危險因素——失業、經濟壓力和社會孤立——仍然非常存在。 世衛組織今天發布的新指南為加強自殺預防工作提供了明確的途徑。”

在15-29歲的年輕人中,自殺是繼道路傷害、肺結核和人際暴力之後的第四大死因。

不同國家、地區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比率有所不同。

死於自殺的男性人數是女性的兩倍多(每 10 萬名男性中有 12.6 人自殺,而每 10 萬名女性中有 5.4 人自殺)。 高收入國家的男性自殺率普遍較高(每 10 萬人中有 16.5 人自殺)。 對於女性而言,中低收入國家的自殺率最高(每 10 萬人中有 7.1 人自殺)。

世界衛生組織2019 年非洲(每10 萬人11.2 人)、歐洲(每10 萬人10.5 人)和東南亞(每10 萬人10.2 人)的自殺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每10 萬人9.0 人) 。東地中海地區的發病率(每 10 萬人 6.4 人)。

全球範圍內,自殺率正在下降; 在美洲,它正在上升

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間,自殺率下降,全球自殺率下降了36%,下降幅度從東地中海地區的17%到歐洲地區的47%和西太平洋地區的49%。

但在美洲地區,同期比率增加了 17%。

儘管一些國家已將預防自殺列為重要議程,但仍有太多國家未做出承諾。 目前已知只有 38 個國家製定了國家自殺預防戰略。 為了實現到 2030 年將全球自殺率降低三分之一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大幅加速減少自殺率。

為了支持各國的努力,世衛組織今天發布了實施其“生活”預防自殺方法的綜合指南。 這種方法的四種策略是:

限制獲得自殺手段,例如高危殺蟲劑和槍支;教育媒體負責任地報導自殺;

培養青少年的社會情感生活技能; 和對受自殺念頭和行為影響的任何人進行早期識別、評估、管理和跟蹤。

禁用最危險的農藥:高影響力的幹預措施

鑑於農藥中毒估計佔所有自殺事件的 20%,而且國家禁止使用劇毒、高危農藥已證明具有成本效益,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禁止使用。 其他措施包括限制槍支的使用、縮小藥品包裝的尺寸以及在跳躍地點安裝屏障。

媒體負責任的報導

該指南強調了媒體在自殺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媒體對自殺的報導可能會導致因模仿(或模仿自殺)而導致的自殺率上升——特別是當報導涉及名人或描述自殺方法時。

新指南建議監測自殺報導,並建議媒體通過從心理健康挑戰或自殺念頭中成功康復的故事來抵消自殺報導。 它還建議與社交媒體公司合作,提高他們的意識並改進他們識別和刪除有害內容的協議。

對青少年的支持

青春期(10-19 歲)是獲得社會情感技能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因為一半的心理健康問題出現在 14 歲之前。 LIVE LIFE 指南鼓勵採取行動,包括心理健康促進和反欺淩計劃、支持服務鏈接以及在發現自殺風險時為學校和大學工作人員制定明確的協議。

及早識別和跟蹤高危人群

早期識別、評估、管理和隨訪適用於那些試圖自殺或被認為有自殺風險的人。 以前的自殺企圖是未來自殺的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

改變所有人的心理健康狀況

心理健康對每個人、每個地方都至關重要。在世界各地,精神衛生需求很高,但應對措施不足和不足。這份“世界精神衛生報告”旨在激發和告知更好的精神 人人享有健康。它利用現有的最新證據,展示世界各地良好做法的例子,並表達人們的生活經驗,突出了為什麼和在哪裡最需要變革,以及如何最好地實現變革。它 呼籲所有利益攸關方共同努力,深化對精神衛生的重視和承諾,重塑影響精神衛生的環境,並加強關心精神衛生的系統。

世衛組織和合作夥伴建議採取行動改善青少年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其合作夥伴的一份新報告,每天有超過 3000 名青少年死於基本上可以預防的原因,每年總計有 120 萬人死亡。 2015年,超過三分之二的死亡發生在非洲和東南亞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道路交通傷害、下呼吸道感染和自殺是青少年死亡的最大原因。

大多數死亡可以通過良好的衛生服務、教育和社會支持來預防。 但在許多情況下,患有精神健康障礙、藥物濫用或營養不良的青少年無法獲得重要的預防和護理服務——要麼因為這些服務不存在,要麼因為他們不瞭解這些服務。

此外,許多影響晚年健康的行為,例如缺乏身體活動、不良飲食和危險的性健康行為,都是從青春期開始的。

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 Flavia Bustreo 博士表示:“幾十年來,國家衛生計劃完全缺席青少年。” “現在針對青少年的相對較小的投資不僅會造就健康、有能力的成年人,讓他們茁壯成長並為社區做出積極貢獻,而且還會造就更健康的子孫後代,產生巨大的回報。”

報告中的數據,全球加速青少年健康行動(AA-HA!):支援國家實施的指南,揭示了按年齡劃分青少年群體(10-14 歲及以上的青少年)時死亡原因的明顯差異15-19 歲)並按性別分類。 該報告還包括各國可以採取的一系列幹預措施——從安全帶法到全面的性教育——以改善其健康和福祉,並大幅減少不必要的死亡。

道路傷害是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男孩的影響尤為嚴重

2015年,道路傷害是10-19歲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導致約115,000名青少年死亡。 15-19 歲的年齡較大的青春期男孩承受的負擔最大。 大多數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喪生的年輕人都是弱勢道路使用者,例如行人、騎自行車的人和騎摩托車的人。

然而,地區之間的差異卻很明顯。 僅就非洲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而言,愛滋病毒/愛滋病、下呼吸道感染、腦膜炎和腹瀉病等傳染病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不是道路傷害。

下呼吸道感染和妊娠並發症損害女孩的健康

女孩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10 至 14 歲青春期女孩的首要死因是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這通常是由使用骯髒燃料烹飪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 妊娠並發症,如出血、敗血症、難產和不安全墮胎並發症,是 15-19 歲女孩死亡的首要原因。

青少年自殘和自殺的風險非常高

自殺和自殘意外死亡是 2015 年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估計導致 67 000 人死亡。 自殘主要發生在年齡較大的青少年中,在全球範圍內,這是導致年齡較大的青春期女孩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它是歐洲和東南亞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或第二位原因。

人道主義和脆弱環境中的弱勢群體

在人道主義和脆弱環境中,青少年的健康需求更加強烈。 年輕人經常承擔成人的責任,包括照顧兄弟姐妹或工作,並且可能被迫輟學、早婚或從事性交易以滿足基本生存需求。 結果,她們遭受營養不良、意外傷害、懷孕、腹瀉病、性暴力、性傳播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

改善青少年健康的幹預措施

“改善衛生系統為青少年服務的方式只是改善青少年健康的一部分,”世衛組織孕產婦、新生兒、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司司長安東尼·科斯特洛博士說。 “父母、家庭和社區極其重要,因為他們最有潛力積極影響青少年的行為和健康。”

AA-HA! 指南建議採取跨部門幹預措施,包括在學校開展全面的性教育; 飲酒年齡限制更高; 通過法律強制要求佩戴安全帶和頭盔; 減少槍支的獲取和濫用; 通過更清潔的烹飪燃料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增加獲得安全用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的機會。 它還詳細解釋了各國如何通過青少年健康計劃提供這些幹預措施。

2015 年所有 10-19 歲青少年的 5 大死因

死亡原因 死亡人數

1.道路交通傷害 115 302

2. 下呼吸道感染 72 655

3. 自殘 67 149

4. 腹瀉病 63 575

5. 溺水 57 125

2015年10-19歲男性前5位死因

死亡原因 死亡人數

1.道路交通傷害 88 590

2. 人際暴力 42 277

3. 溺水 40 847

4. 下呼吸道感染 36 018

5. 自殘 34 650

2015年10-19歲女性前5位死因

死亡原因 死亡人數

1. 下呼吸道感染 36 637

2. 自殘 32 499

3. 腹瀉病 32 194

4. 產婦狀況 28 886

5. 道路交通傷害 26 712

AA-HA! 該指南由世衛組織與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婦女署、世界銀行、“每個婦女、每個兒童”倡議以及孕產婦、新生兒、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夥伴關係合作制定。 該檔將於 5 月 16 日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的全球青少年健康會議:釋放一代人的力量上發布。

該報告提供了決定為青少年健康做什麼以及如何做所需的全面資訊,幫助各國實施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戰略(2016-2030)。 該全球戰略於 2015 年啟動,旨在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為改善青少年健康和更有效地滿足青少年的需求提供了機會。

心理健康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心理健康在實現全球發展目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將心理健康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就說明瞭這一點。 抑鬱症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殺是 15-29 歲人群的第四大死因。 由於可預防的身體狀況,患有嚴重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會過早死亡——最多提前二十年。

儘管一些國家取得了進展,但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經常遭受嚴重的人權侵犯、歧視和恥辱。

 

許多精神健康問題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得到有效治療,但需要護理的人和獲得護理的人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 有效治療覆蓋率仍然極低。

 

需要在各個方面增加投資:提高心理健康意識,以增進理解並減少恥辱; 努力增加獲得優質精神衛生保健和有效治療的機會; 並進行研究以確定新的治療方法並改進所有精神障礙的現有治療方法。 2019年,世衛組織啟動了世衛組織精神衛生特別倡議(2019-2023年):精神衛生全民健康覆蓋,以確保12個重點國家的1億人獲得優質且負擔得起的精神衛生護理服務。

 

2022年,世衛組織發布了《世界精神衛生報告:改變全民心理健康》。

 

新的癲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全球行動計劃發布

 

 

 

世衛組織關於癲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部門間全球行動計劃(IGAP)今天以聯合國所有六種語言發布,規定了通過跨部門全面、協調的應對措施,改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獲得護理和治療的機會所需的行動。

 

神經系統疾病是導致殘疾調整生命年*的主要原因,2020 年《柳葉刀》的一篇論文將其列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導致 900 萬人死亡。 儘管神經系統疾病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沉重負擔,但針對這些疾病獲得的服務和支持仍然不足,特別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神經系統疾病的負擔》中寫道:“恥辱和歧視加劇了神經系統疾病的負擔,這可能會阻礙生活機會,增加貧困風險,並導致獲得護理的困難。”出版物的前言。

 

Dévora Kestel 博士表示:“IGAP 是全球努力提供綜合全面應對措施的重要一步,這將使更多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獲得所需的治療和護理,並過上沒有恥辱和歧視的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和藥物使用司司長。

 

該行動計劃由世衛組織與會員國和包括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在內的其他主要利益攸關方協商制定,並在2022 年5 月舉行的第75 屆世界大會第WHA 第75 (11) 號決定中獲得批准。

 

該行動計劃概述了五個戰略目標:提高政策優先順序並加強治理; 提供有效、及時和反應靈敏的診斷、治療和護理; 實施促進和預防戰略; 促進研究和創新並加強資訊系統; 並加強針對癲癇的公共衛生措施。

 

每個戰略目標下建議的行動均針對各國和合作夥伴,世衛組織為該計劃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援和指導。

 

制定了10 個具有可衡量指標的全球目標,以跟蹤到2031 年這些目標的實現情況。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該計劃還概述了衛生部門內外利益攸關方之間所需的密切合作,以及支持參與和支持的必要性。增強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他們的護理人員和家人的權能。

 

一個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代表失去相當於一年的完全健康。 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傷殘調整生命年 (DALY) 是指因過早死亡而損失的生命年數 (YLL) 和因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疾病或健康狀況而導致殘疾的壽命年數 (YLD) 的總和。

 

荷蘭繼續在支持受人道主義危機影響的人們的心理健康方面發揮領導作用